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篡清 > 第四章 倒忙(上)

第四章 倒忙(上)(7 / 9)

。但是幸好办学的都是南洋那些曾经被徐一凡救下来的办华校的骨干人员。他们虽然不懂得教技术课,但是办学经验都丰富无比,更没有那些清廷6续开设的教育西学的委员司事的官派,不少人还懂得一门以上的外语,和这些赶鸭子上架的洋人教师很好沟通交流。一片手忙脚乱当中居然也支撑下来了。

那些小小的工业建设,现在才看出来,徐一凡根本不想在朝鲜建设出一个工业基地出来,只是作为这些学生的实习场所!中国从来不缺乏知识分子,西方的基础科学也没有到高不可攀的地步,而一支不管多么稚嫩,起步如何荒唐,让徐一凡这个半外行来操办训练的技工队伍,却是这个老大国度最为缺乏的。

他在培育种子,培育整个国家未来工业化的种子。至于将来提供给这些种子怎样合适的土壤,徐一凡自己都不大有把握。无论如何,他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除了这些很有些想当然,各方面都在摸索的技工学校。迅成立的各种军事轮训队伍却是井然有序,号令森严。大批军官从禁卫军当中抽调而出,上次军事行动当中表现优秀的士兵也得到选拔。军官有参谋轮训队,下级军官轮训队,炮兵骑兵军官成队。士兵们有士官训练队。全是孔茨老头子一手操办。徐一凡亲自下达钧令。任何部队长,服从孔茨的命令就有如服从他一般!

为了孔茨提出的士官设想,徐一凡还改变了大清军制。大清士兵阶层,原来只有马兵战兵守兵的区别。资深一点的就是正目副目。这些完全称不上是近代士官,和军官的待遇悬殊,和待遇最低的守兵甚至长夫待遇差别也不大。淮军正目月饷不过四两五钱,淮军长夫能混到哨棚大厨房的都拿得比他们多了。现下徐一凡配合孔茨,优秀士兵经过培训可任正目副目,或各哨各队的目长。目长待遇和队官持平,正目副目也翻了一倍的薪水。什么近代士官的条例就望上面套就是了。不过说实在的,这种士官制度是为大规模义务兵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