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这个旗人禁卫新军,却是一个怪胎。所以朝廷才派了荣禄来,按照分权节制体制,他大概就是军队地统领,而荣禄却是文臣掌军节制制衡他的。荣禄再向朝廷负责,勉强还成一个样子。
可是现在的情况却是,朝鲜大乱,荣禄倒台,他这个本来应该被驾驭控制的领兵大员,一下既是统兵重将,同时又成了节制军队的文臣大员!而且,他该向谁负责呢?
朝廷兵部管不着,八旗没他这个建制,各省分设的绿营更谈不上,倒是有点和练军差相仿佛。可是练军形成,都是太平天国以来自有的传统而成,他也不是封疆大吏!
荣禄既去,估计也没哪个满洲大员来接这个烫手的山芋。朝廷自然对这个禁卫军怪胎失去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取消吧。一支八千人的军队,对于大清来说,微不足道,只要不让那些大佬头疼这个怪胎就成了。
现在唐绍仪在京全力奔走的,就是这个禁卫军的地位问题。徐一凡不求朝廷能马上承认禁卫军的地位,这也是不可能的。只求能将这个不尴不尬的局面暂时拖延着,只要战事一爆,那么禁卫军的地位就不解而解了,只要他能赢得战事的部分胜利,那么禁卫军将来的地位就不可动摇!成为他扶摇直上,逆而夺取的坚实依靠!
现在,别看他才取得辉煌的胜利,可也到了最是风急浪高的时候儿。他一直剑走偏锋而进,步步都是惊心那也是正常的事儿。
徐一凡只是瞧着荣禄,这问题,估计荣禄也想到了吧。荣禄笑声渐低。慢慢儿的转过了头去。只是看着手中酒盏。
徐一凡也不以为意,笑吟吟的问:“荣大人,您瞧着这禁卫军前途如何?”
荣禄回过头来。冷冷道:“不怎么样!你把我弄走了,朝廷也不会让你独掌朝鲜,你请朝廷派大员主持朝鲜事宜地电文我也看了,这也是应有之意。你要是想把朝鲜担起来,朝廷恐怕马上就要你卸职回去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