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负屈。情急之下,竟然走了李女史这边门路..........赵佶招呼萧言平身,萧言听命而起,诚心正意,垂手侍立一旁。赵佶一边说一边观察他的神色。却看萧言似乎刚才舞拜之后,已经吐尽了胸中委屈也似。现在并无多少愤愤神色,只是静静在听着赵佶开解。
当君主的,最恨臣下心生怨望。要是萧言还是一副愤愤不平模样,胸膛起复,仿佛有多少不平要吐。为主君者就大是不乐意了。已经到朕面前,朕自然会平衡曲处,雷霄雨露俱是君恩,还有什么
好不满足的?
萧言这般表现,又对了他的心思。赵佶说话也就越发的字斟句酌起来,既不能伤了梁师成那里休面,又要着实宽解萧言这有功将来说不定还得用之臣的委屈,一时间竟然觉得话语组织得有些艰难。
在此时此刻,赵佶已经打算做一个和事佬了,不声不响的将梁师成和萧言之间的对峙化解,将这个很能生财,很能领军打仗的孤臣收为己用。
不得不说,天下人对赵佶都看得清楚。对自己不熟悉的人再有才能,也不会任用提拔。
一旦对了心思,再有他信重的人帮衬说话,使用起来就不管不顾了。秉政以来用人行事,莫不如此,所以萧言才拼命要自达于赵诘面前,还拼命走通了赵佶其实最为信重的李师师为他敲边鼓!
从一开始恨不得让萧言赶紧从汴梁消失,到现在又想回护提拔使用于他。赵佶为政,多半轻率如此。别人也将他揣摩得通透,赵诘自以为聪敏,却早就被人精也似的那些大臣们玩弄于鼓掌之上,不过现在利用赵佶这位官家的,又再要多萧言这么个人。
............说起来你也是有不是,文臣班次,回汴梁后就该谨慎居官,与士大夫多交接往还,有大臣体。但是听闻你仍与武臣交接,还共同经营足球之戏,这也没冤屈了你......朝中重臣意欲弹劾,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也有重臣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