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军不整练的确是不成了,正好高俅也将位置让出来了。没有镇得住的大将,以文臣领三衙事也说得过去…………不太平啊!菜魔之事不用说了,外面西贼虽然弱下去了,但是nv真鞑子现在又浸强。这些鞑子开国的时候,正是兵锋最锐的时候,总要南下抢掠的,没有强兵,总是一番搅扰。还是挡在外面的为好…………”
赵佶并不糊涂昏庸,国事还是明白的。只是有些太过于自以为是罢了。他也知道nv真兵强,击灭辽国的,岂能是轻易的?但是总想和nv真有盟约在,nv真无非是稍稍深入抢掠一番罢了。只是件麻烦事情并不是威胁。整练禁军,真正的还是要改变这内轻外重的局面,应对西军这等已经不算驯服的大军镇。这是赵家家传心法祖制,他再不理事,这等事情也是要放在心上的。只是这番话,就不好当着李师师说了。
李师师也不多说什么,只是垂下长长的睫奴家这几日就遍寻道观,为高太尉祈福禳灾…………毕竟是官家身边老人了,只要身身子好起来。还能为官家出力。到时候定然能为官家分忧…………”
赵佶苦笑摇头:“…………你只是一味心善…………高俅是好不了了,眼看就要上遗折。就是他没病没灾…………嗨,高俅也是不成的!遍观朝中,竟然选不出一个能将此事担起来的人物…………”
赵佶也真是苦恼,大宋此刻名将,有战阵经验,能带兵的,全在西军。难道将老种小种请过来整练禁军?还嫌他们权势不够重么?朝中也的确无人,童贯就算起复,也要几年时间。那个童贯带过的王禀,资历够了,但是是追随童贯的败军之将。恩主因为败阵倒台,将麾下将领拉过来掌三衙整练禁军算是怎么回事?赵佶也知道,三衙禁军久在汴梁,早已盘根错节,打仗不成,骄悍是一点不差的,整练他们王禀是绝压不住阵脚的。
武臣要不就是威望素著,文臣要不就是有统帅经验,有盖世军功,才能勉强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