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
可是这些骑军却始终不动如山,董大郎的身形,就站在这些骑军的阵前。只是冷眼看着,骑军和他麾下步卒,之间距离已经拉得相当之大。不是一时间能接应上的。
如果董大郎采取正常的作战方式,马扩其实根本不在意将这些乌合之众的步卒放上岸,他真正想打的,是这些骑军于半渡之际!这反正这些步卒,一时半会儿也不见得能够结成有力的方阵,能掩护这些骑军渡河。如果董大郎的骑兵和这些步卒保持着正常的接应距离,马扩相信自己有足够时间,能冲垮这些步卒,还保持足够的冲力,击后续骑军于半渡!
可是董大郎却没有半点要支援这些渡河步卒的意思!难道他也知道,他的骑兵要是和步卒保持正常的距离,这些拼凑起来的步卒,就算过河,也根本不可能用这点时间结成能够掩护他们渡河的阵型,所以干脆就等到这些步卒过河之后,结阵完毕,能切实掩护他们了,这才会挥军渡河?
这不是愚蠢么?董大郎现在的全部优势,就是比马扩他们多了这些拼凑出来的步军。哪怕这些人马再不堪,好歹也是力量。就算他董大郎按部就班的打一场又怎么了?双方会战,胜负未知,哪怕就算他们素质劣一些,也有一拼之力。现在自家闹得尾不能接应,留给马扩他们分别击破的机会!
难道眼前这些乱哄哄的步军,竟然是罕见强军,不但能迎接宋军的冲击,还能死死的纠缠住他们,让董大郎的主力上来,反而击破宋军?
真是天大的笑话!
马扩看了看身边的方腾,倒不是这个时候他要征求方腾的什么意见。临阵厮杀,为将之人自然有自己的成算,轻易不会动摇。不过董大郎的举止太过古怪,马扩心中有一丝总难忽略的疑惑罢了。
方腾摇摇头,虽然在古北口走了一遭,他其实还是只是留守,今日才是第一次临于真刀真枪的厮杀当中。他在此刻居然还笑得出来:“马宣赞,再怎么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