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抗战之我为纨绔 > 第512章 英魂永存

第512章 英魂永存(3 / 4)

17日,中国军队对宜昌发动反攻,并一度收复了宜昌。

鬼子见舆论影响不好,就又增兵宜昌地区,宜昌再次被鬼子攻占。

中日双方在当阳、宜昌、江陵、信阳一线形成对峙重创了第五战区,最终占领宜昌。

枣昌会战以鬼子的胜利而结束。

枣昌会战中,中国军队损失了数万之众,算上失踪和受伤的近十万人,而鬼子只损失了不到一万人,鬼子基本完成了战役目地,占领了宜昌,威胁重庆。

在整个枣宜会战中,中国军队对第一阶段作战的判断和部署大体是正确的,从战场形势看,并未完全受制于日军,还保持着一定的主动性。

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战役的主要指挥对我方部队战力估计的过高,他们只看到了我军有五十四个师的兵力参战,以为我军战斗力很强,而实情是我军极度缺乏重装备。

我军至少有三个军为敌重创,中国军队的打击力严重不足,以致再次上演虽已对敌包围攻击,却根本啃不动鬼子,无法歼灭甚至重创敌人。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中国军队的重火力,与鬼子相差的太多。

正是第一阶段作战的失败,引发了第二阶段作战的全线被动,最终惨败,损失十万大军,宜昌被攻占。

不过鬼子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了又一个成功,但在战略上却越加显得被动。

由于占领了宜昌,鬼子本来就漫长的战线拉得更长了,而鬼子第十一军,这支中国战场上最后一支战略机动力量也被完全卡死,分散在新的占领区中。

最重要的是,鬼子并没有重创第五战区的主力,第五战区对武汉一带的威胁依然存在,这让鬼子最初的战略构想落了空。

表面上鬼子虽然胜了,但从这一刻起,鬼子在中国战场上竟然没有了一支战略机动力量,所有的兵力都分散驻扎在中国漫长的占领线上,如此一来,战略上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