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嫁穷乡僻壤,还是个鳏夫。大海这孩子多能干多仁义啊,你苛刻他家不是一天两天了!唉……这些旧账我就不跟你算了。咱俩是和离过的人,以后见面就当不认识吧!”老余头手背在身后,一个眼神也不屑于给张氏。
自从来到大海家,贵得要死的补药喝着,大鱼大肉的吃着,还一点活都不舍得他沾。彩凤和大海都是孝顺的,他们的孩子,也都承欢膝下。耳朵边没有张氏尖酸刻薄地抱怨,没有李氏指桑骂槐地数落大山的声音,除了有些惦记在外地求学的小儿子外,老余头感觉自己的人生圆满了。
这张氏拦着他找他说话,肯定是后悔了,想把他骗回去做牛做马,等他干不动的一天,再一脚把他踢开。当他傻啊!好日子不过,受她磨搓去?
张氏迈着小脚快走两步,又拦在老余头身前,道:“他爹,你不念在夫妻一场,我不怪你。可小波也是你老余家的骨肉,你不能不管他啊!”
老余头脚步顿了顿,脸色一变,道:“老三咋啦?又出啥事了?不是跟他说了,好好做学问,别想那些歪门邪道的吗?要是在府城在待不下去了,就让他回来种地吧!”
张氏容不得别人说小儿子半句不好,稀疏的眉毛竖了起来,嚷道:“我家小波在府城好得很!有你这么咒儿子的吗?儿子说了,他明年的童生试肯定能过,你就等着有个秀才儿子吧!”
老余头也放下心来,瞪了老婆娘一眼,道:“你都说他好得很了,还让我管什么管?我大字不识几个,能帮他什么?让他踏踏实实读书,比什么都有用!”
张氏见老余头对儿子还是关心的,心顿时放下了几分,她看看左右无人,道:“戏文里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咱家小波将来肯定是要做大官的,可要是没有关系的话,走得肯定艰难。”
“你啥意思,就明说了吧!”老余头皱起眉头,看着凑过来的老脸道。
张氏强忍着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