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灵山 > 237回、偏指他人欺夺信,名称善意实恶行

237回、偏指他人欺夺信,名称善意实恶行(6 / 8)

但她可比武则天过分多了,武后是在高宗驾崩后才蓄男宠的,而李显仍在韦后就想乱来。婉儿素来机警乖巧,十分会讨韦氏的欢心,两人之间几乎无话不谈。就连房帷私事也不避讳。韦氏曾有一次无意中问道:“你经皇上宠幸,滋味如何?我看似食哀家梨,未曾削皮何能知味?”

上官婉儿当然听出了皇后地弦外之意,竟在宫中干起了拉皮条的勾当,在李显留宿别宫时,悄悄为韦氏引荐情人,伟丈夫正是武三思。从此之后武三思常常出入禁掖,享受那一箭双雕之美事。宫中放肆只瞒着皇上一双耳目。

有了这层关系,韦氏与婉儿常在皇上面前举荐武三思为栋梁之才。李显也乐得将政事甩手,拜武三思为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上官婉儿为昭容,专管宫中诏命。

张柬之这时候才着急了。入朝面奏,请皇上削诸武权柄,哪里还来得及?如今的李显,已经乐呵呵地被韦后、武三思、上官婉儿等人架空了。张柬之谏言无效。反而引起了武三思的警惕,与上官婉儿密议造出一种墨敕,只说是皇上手迹,不经中书与门下二省直接颁行。

宫中诏命都由上官婉儿掌管,盖上玉玺外人也无从辨明。反正李显即位后没有多长时间,朝政大多已被武三思、韦皇后、上官婉儿等人把持,在朝中大行排除异己之事,韦氏地野心如武则天一般。张柬之等复唐元勋成了她的眼中钉。

想对付这些人可不容易,武三思心里也嘀咕,曾与韦后暗语道:“张柬之等人出相入将,去太皇尚易如反掌,皇后自视势力与太皇孰重?若不早谋恐受其害。”

韦后闻言竟想出一条匪夷所思之计,阴笑道:“何不封几人为王,阳示尊崇阴夺权柄,待他们手无大权再慢慢摆布。”武三思连连称妙。

此后韦氏接连在李显面前进谗言。说张柬之、恒彦范、敬晖、袁恕己、崔玄暐等五人恃功专横。恐将不利于社稷。李显耳根软,这话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