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钟文道病故,
朝廷清楚,
就算不北伐,
就算真的作壁上观隔岸观火,看着燕人打楚国,
再怎么着,
自己的三边那里,得有一个武将话事人在吧?
否则,
这像什么样子?
接下来,又是各方的博弈。
而这时,钟文勉的折子,可谓是三日一发,主题就是,
北伐,
北伐,
北伐!
这下子,朝堂大佬们终于明白过来,原来钟家兄弟俩,居然真的是政见相违背的。
但问题是,
老钟相公病故前,根据军中银甲卫的汇报折子,外加其最后送上的一份言辞激烈的折子,再加上最后其身死的效果加成,
让朝堂大佬们一下子陷入了一种,老钟相公说的话,才是对的的观点。
至少,
眼下不适合北伐。
至于楚国,
楚国就靠自己吧,看样子,是能挺住的吧?
彼时,
镇南关还在楚人手中,郑伯爷已经坐船顺着望江向南入楚了;
但从整体旁观者视角来看,燕楚之战的战局,还在镇南关一线,这证明楚人还是很能扛的,那就不急了。
也因此,选帅的迫切性,又降低了。
倒不是尸位素餐,人浮于事,而是乾国,实在是很难找到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帅之材。
最后,
慢慢腾腾地,
还是下了一道旨意,让钟文勉暂代老钟相公的位置,同时叮嘱姚子詹这个三边都督,控制好后勤,防止钟文勉立功心切一意孤行。
而另一边,
一直等不到来自朝廷回复的钟文勉,颇有一种心灰意懒的意思,总觉得自己这么一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