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力,却心甘情愿地在荒漠啃沙子。
这三人,生在一个国度,站在一起,到底是这个国度的幸运还是不幸?
西直门举剑盟誓那一天起,
从中枢向大燕向晋地发布的诏令,宛若雪花一般;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同时也是最为奠定基调的两道旨意,
是:
恢复靖南侯田无镜靖南王爵位;
册靖南王为征楚大元帅,统管晋地以及即将进入晋地的所有兵马;
赐天子剑,晋地官员,上至太守,下至庶民,无论燕晋,皆可不问而斩!
还有一道旨意更为言简意赅:
伐楚期间,上至天子,下至黔首,但有弹劾、非议靖南王者,杀无赦!
是的,
这道明显违背制度的旨意,在燕皇的强力推行下,还是从中枢发了出来,旨意中,连天子都被规范在其中。
郑伯爷曾当着乾国官家的面说过您不知兵。
其实,自登基后就没离开过京城,同时从未统兵过的燕皇,大概,也是不知兵的。
但燕皇所做的,
就是将兵权和前线战事完全交给统兵大帅,
自己,
心甘情愿地坐镇后方,为其压制来自后方的压力和不和谐声音,同时,为其筹措粮草兵源。
………
郑伯爷和五殿下在望江边分开,五殿下要去颖都,同时,他打算带领一帮懂得治水的颖都官员去亲自查看一下江道;
虽说他心里也大概清楚,国战将开,自己多半是没能力去修河工了,但圣旨一日没至颖都,他就得继续做自己的事。
而郑伯爷,
则继续昼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了雪海关。
郑伯爷胯下的貔貅还好,其身边的亲卫们,因为马力的原因,居然落下了一大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