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散,更没有留多少下来。”
“许多珍贵的蛊种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都散失了,可是虽然养不了蛊,但有些过去掌握部分蛊术技能的人都还活着,他们或是为了国仇家恨,或是为了防身杀敌,或是为了谋利害人,就试图还原出那些在过去曾经辉煌传奇过的蛊物,他们有些人还是老老实实的找毒虫毒蛇,来从头开始培养、育种、筛选、喂毒等一步步炼起,但这种事哪里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所以进度相对来说非常慢,而还有一部分人,想到为何一定要炼蛊虫?炼其他动物不可以么?”
“其他动物?”在旁的人听了都有些惊奇,虽然能来到此地的基本都是修炼毒蛊之术的高手,但一直以来大家提起蛊物,都会觉得大部分都是些密密麻麻的带有剧毒的小虫子,偶尔也有毒蛇、蟾蜍和守宫等少数动物。
其实并不然,炼蛊毕竟是真实存在过的事情,甚至许多炼蛊的人一辈子都是普通人,没有特别修炼过什么天马行空的奇幻法术,此法的本质就是依托在生物配种和培养等领域的技术,然后才有人想到将毒蛊之术和修炼结合起来,只是因为虫子等小玩意儿每胎生殖量巨大,有足够样本可以筛选,而且携带起来又方便灵活,才最终被青睐。
这么说来的话,就不代表其他个体大的生物就不行,或许没有虫子的一些优点,但也不是绝对不可行,就如正宗苗蛊秘传中,也有蟾蜍毒蛇之类的蛊物,它们一胎下繁殖众多,因此也是炼蛊的佳选。
秦碧继续解释道:“所谓蛊物的这个蛊字,就是指毒虫在皿内相斗,最终胜者为蛊。而当时有一伙人专门抓山中的凶猛妖兽等想模仿炼蛊的方式,让他们自相残杀,来炼出最刚猛的蛊兽,这些凶煞之物互相碰到,本来就要决个你死我活,所以炼制起来倒是顺利,可惜捕捉太麻烦,而且出生率又低,往往炼完了一座山的所有猛兽,也没有多少获得。”
“所以他们就把目光转向海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