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无穷重阻 > 插入章 ,对卢安行为,以及战略视角进行解

插入章 ,对卢安行为,以及战略视角进行解(2 / 7)

中国的主要政策,主要资金投入,都是建设。

但是世界其他主要工业国而二战中养成的该种意识形态薄弱,确切的说毛子卫国战争后,国民还是有意识形态,故能苏联在战后能和美国在多个领域针锋相对。但是在钢铁大叔死后,几代苏联领导人不断拆前面人的台,政策无法延续,最后成功玩崩。俄国的国民意识形态在倒退。

至于美国,美国欧洲,国家在冷战时期,国民的着重点,是在的核战生存上,那时候的有效建设非常多。但是苏联解后,国民就逐渐开始着眼于消费。

因为美国法国英国的国民在二战没有中俄疼的那么狠。在战争威胁消退了,民众消费思想享乐思想优先度开始上升,未来发展和生存建设思想的优先度开始下降。

这是中国和外国,在国民思想上非常非常重要的差异性。

#

因为这点差异性, 故中国和其他工业国没法全面合作。

因为一旦相互之间,经济完全平等,科学技术完全开放,进行合作。中国政府,和中国国民的组织度和态度,能够把西方抢的没饭吃的。事实上,就是现在的技术封锁中,中国的技术进步也让西方感觉到了恐慌。 在恐慌中,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意识形态落后,一口咬定是中国抄袭,中国制度没有科技创意。然后可以心安理得的的继续西方模式(高消费,低储蓄的模式)

中国只能按照当今模式有限合作。即使是中国军事挑战美国,当欧洲意识形态没有变化后,中国和欧洲也只能有限合作。因为一旦技术差距磨平后,中国要思考的就是西方对中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维持盟友,是需要经济利益联系,是需要盟友的为你完成你无法完成的事情。这才有了盟友,而不是摆出万国来朝的好看模样。也就是说,西方国民意识形态没有根本转变,而且一旦西方对中国的技术优势不复存在,中国连找欧洲做盟友的动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