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
枣核只是打穿通道,杀伤力太弱,枣核也不会像长杆一样和装甲产生大量的摩擦热能,二战战场上,三八大盖经常穿而不死。所以还是需要动能在目标内释放的。这就是枣核嵌入的锥柱基座的原因。绝对的碰撞,绝对的粉碎。撞击的速度足够快,装甲表面会爆发出剧烈的火光。
而这种重只有两克的金属弹丸,并不是由弹弓发射的。弹弓并不能提供理想的初速度。
而由弹弓发射的是那种三十六克的大弹丸,总体看起来就是小弹丸东西后面加了一个长长的圆柱。
而实际上,这种结构稍微复杂了那么一丢丢。因为前端枣核并不是嵌实心圆锥的大面积地面上,而是嵌在了一个喇叭口一样,而喇叭口的小口和后面圆柱内一个细小的洞口相连。
如果这个弹丸前进,前方的空气会灌入喇叭口中,然后进入圆柱内部直线隧道中压缩,然后再在圆柱的尾部喷出。而圆柱内是石蜡和煤粉的固体。
整体结构看起来就是一个没有点火装置导弹。在弹弓弹射的时候,这个弹丸无论是内还是外,都是无阻力,在初始弹射,弹丸前方的喇叭口空气流入后被压缩,动能被储存为绝对的弹性势能。然后在在尾部快速释放弹性势能,
而卢安只要适当的控制,弹丸内部空间无阻膜消失。在细小的空气通道中,空气的弹性势能立刻快速的转为内能。弹弓赋予的弹射能量,就像扣动打火石造成的火花一样,在弹丸内部完成点火步骤。(柴油机就是靠着压缩空气点燃的。)
这时候在灵活的控制内部的界面阻力性质,燃烧效率也能进行控制。这是一枚无需点火,无需各种管道控制燃料燃烧速度的火箭弹。点火就是撤销无阻膜的过程,而协调弹丸姿态,控制内部燃烧效率也是无阻膜可以完成的。
最终整个大弹丸在大部分外部毫无阻力,尾部喷射化学能的效果下。最终能将大弹丸前方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