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遫六年五月中旬,以奉阳君李兑为统帅的赵、魏、韩、齐、燕五国军队,在集结于宜阳之后,徐徐朝着秦国的函谷关进发。
而蒙仲作为联军的前军大将,由他率领约五万魏军先行,目的即为其余四国联军扫平障碍,使联军能一口气将战线推进至函谷关外。
记得伊阙之战后,蒙仲也曾跟着暴鸢一路攻打至函谷关外,当然,当时魏韩联军根本不具备进攻函谷关的能力,两国军队跑到函谷关外,纯粹就是向秦国示威,正因为如此,当时被调任函谷关的秦国老将司马错干脆就没有搭理联军,放任魏韩联军在关外耀武扬威了一阵,继而又看着他们撤离,并未再发生任何冲突。
跟上回前往函谷关的路线一样,这次蒙仲从宜阳出发后,也是朝着渑池而行,继而绕过崤山,向西行军至
三门峡一带。
关于三门峡,此地有上古时期留下的传说,相传是大禹治水的时候,曾挥动神斧将此地的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大河之水滔滔向东,因此称之为三门峡。
从三门峡以南的陆路上,蒙仲率领魏军进入崤函之地,说白了,即进入了函谷关的守备区域。
此时魏军的行军路线,右边是滚滚的大河,左边是高耸的崤山,唯独中间一条要道,有进无退,正因为如此,军中的将领们纷纷提高了戒备,以免遭到秦军的伏击。
说起来,自河东军暂时归入蒙仲麾下后,蒙仲对麾下军队的位置部署也做出了一些改动。
他任命晋鄙为先锋将,窦兴、魏青分别为左右两翼的翼将,乐进坐镇中军,剩下的蒙虎、华虎二人,则率领四千骑兵游走于军队之外。
但有些出乎众人意料的是,自大军绕过三门峡进入崤函之地后过了整整一日,也不见有遭到秦军的伏击。
当晚,待全军士卒于道中驻扎歇息时,蒙仲将众将聚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