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章……奉阳君你知道,翟章长年驻军于邺城,终年免不了与贵国发生一些摩擦,更别说奉阳君当年驻军于中牟,与他针锋相对,可能是这个原因,翟章才会听信秦人的欺骗,与秦人一同逼迫贵国,要求奉阳君让出赵相之位……而事实上,这并非我国大王的本意。这不,大王得知后,便将翟章召回,兼又深感愧对奉阳君,是故让在下带来此物,将河阳、姑密二地封于世子……”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了一眼从旁的李跻。
李跻一愣,旋即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
“让魏王费心了……”李兑笑着说道。
说实话,对于田文方才那段解释,他是一个字都不相信。
没有魏王的授意,没有田文的默许,翟章敢联合秦国的白起逼迫他李兑退让赵相之位?
说难听点,这回若不是赵王何力挺他,他李兑也抵不住秦魏两国的压力。
可田文今日却说,那竟是翟章的一意孤行?
开什么玩笑?!
但正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既然收了好处,李兑当然要配合田文演下去,不能再因为这件事而再做追究,这也是历来不成文的规矩。
于是他不动声色地将手中的竹册递给儿子,捋着胡须笑道:“老夫也相信这是那位翟大司马的独断,自然不会因此对魏王以及薛公有何成见。”
“奉阳君高义。”田文笑着拱了拱手。
二人彼此心照不宣。
从旁,李跻喜滋滋地观阅着竹册中的内容,欢喜于自己得到了两块封邑。
其实说实话,奉阳君李兑一大把年纪了,之所以想要陶邑,无非就是为了留给儿孙,虽然这次由于秦魏两国的干涉而没能得到陶邑,但魏国却献上了河阳、姑密两地,总的来说也不算太亏。
见李兑、李跻父子皆极为满意,薛公田文亦是放下了心中一块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