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宋国而暂投魏国,屈大夫为何不试试这个办法呢?……相比较被流放于江南,无利益于楚国,为何不暂投叶邑?只要他日在下于魏国取得高位,借魏国之势,遣屈大夫以使者的身份前往楚国,纵使楚王、令尹不亲近屈大夫,却依然要对屈大夫以礼相待……介时,屈大夫在楚国,不就说得上话了么?”
这一番于情于理的话,说得屈原哑口无言。
仔细想想,蒙仲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并且,蒙仲也解释了日后会尽力帮他的原因——即感同身受。
不得不说,屈原实在想不出推辞的理由。
『高明!』
向缭暂时给蒙仲使了个眼色。
虽然他也看得出,屈原还在犹豫,但不可否认,这位屈大夫已经有所动摇了,只要再加一把火,未必没有机会拐到他叶邑——不,应该说,这事已经十拿九稳了。
蒙仲当然能注意到向缭给他的眼色,不过他没有回应,继续劝说屈原道:“屈大夫想要救楚国,但未必要留在楚国,古人云,穷则思变,变则通,而现如今,屈大夫在楚国,在下以为已经走到了尽头,楚王不肯重用,庙堂又有许多奸臣时时刻刻在楚王面前进谗,妨碍屈大夫回归庙堂,在下以为,屈大夫此时就要设法‘变通’,不变则亡,变则通达,既然楚国这条路已步入死路,何不再试试别的路?何必要在死路上以头撞壁,撞得头破血流?”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屈原,见后者面露沉思之色,并未当即反驳,他顺势又说道:“我叶邑今吸收了诸多楚民,正缺一位众人信赖的官员治理,倘若屈大夫肯在我叶邑屈就,无论是于叶邑而言,也是于那些楚民而言,都是莫大的幸事,这岂非胜过屈大夫流放至江南?”
“这……”
沉默良久,屈原犹豫说道:“请容在下……考虑一番。”
“无妨。”
蒙仲笑着说道:“屈大夫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