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楚国的倾国之兵,随后又立刻转战濮上,击败齐国名将田章,但是令中原诸国都感到惊恐,幸运的是,这位秦国名将早早便病故了。
至于魏章,那是张仪的“心腹之将”——秦国素来有朝内执政大臣推荐亲信将领在外统兵的传统,在张仪担任秦国国相的期间,便是由魏章配合张仪的一切“游说”行动,其中就属魏国在这方面吃的亏最多:先由张仪出面游说魏国,要求魏国臣服秦国。魏国不肯听从,张仪立刻命令魏章出兵攻打魏国的城池,击败魏国,随后张仪再次出面游说魏国臣服。
不得不说,这是相当强势的游说方式,逼得当时的魏惠王亦不得不暂时屈服,罢黜了国相惠施,而任命张仪为魏相。【ps:正因为这个传统,当张仪被驱逐的时候,魏章也被秦国驱逐。】
至于司马错,则是前些年秦国与楚国争抢巴蜀之地时绽放光芒的秦国将领,当时司马错在巴蜀之地击败了楚国,继而采取逐一击破的方式,攻覆了巴、蜀、苴三个国家,助秦国一举吞并巴蜀之地,在当地设立了「蜀郡」,占领了这片土地肥沃的土地。
前年,司马错被调到东线,率军攻占了魏国的襄城。
倘若问公孙喜如今最忌惮的秦国将领是谁,那么自然就是这个司马错。
至于向寿,在公孙喜看来倒只是一个马马虎虎的对手,不过是仗着其乃是秦国宣太后的娘家亲戚才得以成为秦国的上将,带兵打仗的本事确实稀疏地很,公孙喜丝毫不放在眼里。
“秦军居然是向寿统兵,而并非司马错?”
为了保险起见,公孙喜特地向暴鸢求证了一番。
仿佛是猜到了公孙喜的想法,暴鸢点点头说道:“没错,此番秦军的主帅确实的向寿,虽然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但确实并非司马错。”
“会不会……这是秦国的诡计?”公孙喜皱着眉头问道。
“你是说,对外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