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总人数不足三百人,其中两百多人来自中国国内,三十多人来自德国,其他国家参与人数极少……而反观举行在海森堡的会议,人数达到了千人次,而且全都是来自全世界领域的专家和大拿,他们承担着国家多个研究项目,就连世界卫生组织……此时此刻,我想摩尔多一定会后悔的!”
美媒记者也是着重强调:“选择决定差距,摩尔多和莫海里原本是不相上下的两位研究者,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可能给两人带来截然不同的未来,我详细莫海里,他一定会在世界骨科历史的发展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历史,而摩尔多,很可能就要泯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因为,岁月从来不会可怜失败者。”
……………………
……………………
两场会议的价值和学术水平的高低到底应该用什么来衡量?
人数?
媒体关注度?
专家参与人数?
投资大小?
影响力?
如果真的是以这些来衡量,那么毫无疑问,白烨和摩尔多所举办的这次会议,已经输的惨不忍睹。
可是,学术会议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没有确切标准,如果非要加一条的话,那绝对是会议之后世界各大杂志刊登上去的会议论文的影响力了。
什么意思?
每一次会议结束后,经过主办方允许之后,会有一些媒体来刊登这些学术论文,而这些论文的影响因子,引用程度,则是判断的标准。
当然了,凡事儿也是有例外的,各行各业各不一样。
但是,这种类似学术报告的会议,这是一条很重要的衡量标准。
这也是为何如此之多的杂志去德国的原因,因为这次会议是一次东西方思想的融汇,世界两大骨科圣地的精华的结晶,是必将闪耀的一次会议。
他们甚至可以笃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