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都和爱民厂那边一模一样。可是到了案车间和下案车间完全变了。
拿案来说,全套作业是一个针车手配搭两个折边手,从领料人员在下料车间领料后,这一套以小组为作业单位的案工人需要将这些一张张、一片片下好的材料通过若干道工序最后组装成为一双鞋面。
可是杨立民的案车间则不然,他是将这些工序三三两两的分割开来,由数个工人一个工人只做一道工序,最终同样也组装成一对帮面。
这种操作模式,如果让后世鞋业的人看了肯定会高呼一声,半流水!可是在这个时代却并没有人知道,或者说至少在蜀省没有人知道,更没有人采用。
这种半流水其实是流水线的前身,区别的只是一条流水线,但是其的操作理念却是相同的。
半流水作业不需要员工多么高超的技术,因为动作单一,工人们也能更容易手,甚至在不断重复技术更加好,做出来的产品质量更佳。
甚至,更能提高效率!
当然,这一切都是以杨立民为核心指导下才能完成的。毕竟半流水说来简单,可是做起来却非常困难,不仅涉及到流程的变化,还涉及到了工序难度的安排是否合理。这些都需要专业的人才经过仔细的计算才行。
而且,最重要的是需要用到看板,根据看板的流程来进行作业。
这也是为什么杨立民把看板弄出来的原因!
在杨立民的计划里,爱民厂想要发展,需要从流水线开始,不断的提高产能、效率以及品质,不断的开拓市场。也只有那样,爱民厂才能在这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碰撞有竞争力。
只不过这一切却苦了彭刚,因为需要生产,杨立民便带着两瓶白酒专门去了一趟彭刚的家里,请彭刚出马帮着他把两款鞋的工艺指导书和看板做出来。
接受到杨立民邀请的彭刚也是欲哭无泪,这简直是无缘无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