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马向前的解释杨立民总算知道了个的情况。
正如马向前所言原本应该的材料轻工厅是组织了的,而物资厅也是按需发放了的,如此一来这一次的供应关系算是完成了。
可是因为爱民工厂的操作失误造成了材料报废,这样一来再需要的材料显然已经不在计划之内了。
如果在后世,遇这样的情况无非是先看看能不能补救,如果不能补救的情况下再买一批材料回来生产是。虽然这样做增加了成本,但是毕竟还是很容易解决的。
可是在按需供应的前提下,想要拿到额外的材料却是个头疼事。
杨立民想了想,然后问道:“马科长,按照惯例材料供应应该是有多余的用量才对,算是报废了一部分,但大底也是应该按照生产配码生产才对,怎么报废了这么多?”
之所以这么问,其实主要还是成产的一个惯例问题。
要知道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涉及到了生产会产生不.良品,那么会出现耗损。
而这个耗损虽然可以通过人为来降低,但是却达不到杜绝的程度。
毕竟人无完人,是个人会犯错,产生了耗损自然需要补充,所以有了用量额度一说。
通常在鞋业,如以生产女鞋为例。
女鞋的基本码为37码,而一双37码的女式高跟鞋实际用料需要的面料大约为3.6平方英尺,那么到了采购的时候考虑到耗损一般会按照3.7-3.9平方英尺去采购。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损耗问题。
第二个原因也有因为不同批次的材料会有略微颜色的色差问题,造成难以配双的问题。
最关键的爱民鞋厂同样是一家国营企业,因为某些原因材料虽算不有求必应,但是在耗损绝对是给的足够。有了这一部分的耗损材料,杨立民相信即便是下错了料也不会差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