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光是合理安排十六个女孩子想出来的动机,以及经过这些动机扩展衍生发展变化出来的乐章,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可秦放歌用他天才的灵感,把这一切完美地组织了起来,再通过华丽浪漫,优雅动人的旋律将其包装起来。
对普通听众来说,只要旋律优美动听,也就是最后演奏出来的效果好听,就是值得赞美的,好的音乐。
古琴部分的乐章,也是最让林宝卿喜爱的。
秦放歌最开篇用的就是古琴,像是用古琴的优雅、古韵、甚至是寄希望于林宝卿的出色演奏,来包装他这实际是很新潮,很时尚,很现代的音乐。
可林宝卿不在乎这些,两位教授们最开始分析这些乐章的时候,就说秦放歌在这些跳跃的,灵动的,j-i'q-in无限的乐章里,寄托着他的思念,又有知音难觅,相知相惜的意味。
就像是被传为佳话的高山流水,这让林宝卿不由得想起她当初和秦放歌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说想听她弹琴。她就弹了一曲不常为人们所熟知的《高山》,而秦放歌也不愧是她的知音,一下子就听出来了。
作为开场的,林宝卿表示压力不大,她的心理素质说是锦瑟华年里面最好的,那也一点不为过。
其他女孩子,像是吹笛子的肖静茹就表示,让她收尾还好一点,要领头的话,压力可就太大了。
从学校回去开车也不过几分钟,时间已经很晚,林宝卿也没有多逗留,秦放歌下车后,就开车回家。今天关于这首曲子的讨论已经够多,她回去还要练习一阵古琴。
秦放歌到家后,发现几个未接来电,他先给肖雨然回了过去。
这姑娘其实没什么事情,只是很好奇,“下午看见你和宝卿她们,还有两位老师出校门去!是在讨论那首新曲子吗?”
秦放歌说是的,肖雨然还问,“是作曲系的老师还是民乐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