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能有郭公此等贤道大宗师襄助辅成,这也是南北饥渴困顿之众殷切之望啊!”
听到大将军言辞之中不加掩饰的招揽之意,张重华也忍不住望向郭荷,想要看看此人心意如何,是否也如对待他家的示好一样不加理睬。
眼见大将军离席屈就,郭荷也稍作侧身以示恭谨,继而拱手道:“大将军贤明当国,匡扶社稷,我等关陇野众,也都深仰行台威泽,广有受惠。礼及老朽卑鄙之流,深感荣幸。西土偏野走卒,不敢望庙堂之用,但也久仰天中品类之盛,盼能得于瞻望。”
听到郭荷虽然婉拒了自己的招揽,但也并不排斥前往天中进行学术上的交流,沈哲子倒也比较满意。
他对于郭荷其人,倒没有什么认识,只知其人在关西时誉崇高,但若真的引用于行台,也还没考虑好该要置用何处。只要其人并不排斥与行台的接触,沈哲子相信凭着行台的包容力,也能得于恰当的吸收。
等到他归席之后,又顺势召来几名馆院学子,就在席前稍稍展露才气,请郭荷之类关西学宗进行点评。
身为馨士馆学子,韦轨同样有幸列席于侧殿。眼见正殿上一些优秀同窗们能与大将军和郭荷这样的关西大宗师对面论道,韦轨心里同样充满了羡慕,不过倒也并没有太多失落。
他所出身京兆韦氏,旧年乡势确是不弱,但却素无家学,一直到达天中才有幸接触艰深的经学义理,学问造诣尚是浅薄。这一点自知之明韦轨还是有的,明白自己即便是得于登殿,更大几率还是要见笑于人。
因有这点认识,对于自己不能在这样盛大的场合里得于彰显,羡慕之外,韦轨更多的还是一种自惭并知耻后勇,以此来鞭策自己。
宴会持续了一个多时辰后便稍作罢席,大将军起身离殿,入后稍作歇息,殿堂内时流也各自起身活动一番。
趁着这个机会,韦轨也离开他们所列席的这一方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