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汉祚高门 > 0962 百万民食

0962 百万民食(3 / 5)

是应有之义。石赵统治这里的时候,这也是他们生存之道。沈哲子虽然是以王师自命,但并不打算放弃这一传统。进献多少是心意,并不强求,但是心意多少却能显示出这些人对王师北进的态度,来日自然会有亲疏对待。

当然,这一举措主要意思还在于彰显王师的影响力,钱粮索取还在其次。而且这些乡豪势力就算有所储蓄,较之赤贫乡众也不过险胜一筹,若说能够积攒下如江东沈家那般富可敌国的家业,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方面的补充也只是聊胜于无,派出那么多使者,各方势力倒也配合,但能够搜集到的粮货也不过将将几万斛,已经令那些势力心痛不已,对眼下庞大缺口也是无补于事。

因此,想要完全满足所需,主要还是得依靠来自江东的捐输。

虽然时下已是深秋天寒,但在经过几年时间的经营后,海运已经颇成规模,而且不只局限在淮水往南这一段,早前沈哲子甚至还让船队继续往北连接辽东去挖慕容氏墙角,也算是提前为达于黄河河口而做准备。

海运风险大,而且受季风影响会变得更加困难,并且眼下小冰河时期,黄河常有冰封难解的现象发生,所以不可能作为主流,只能作为一个补充的手段。吴中人家乃是沈哲子最坚实的拥趸,求取一部分补助对他而言不是难事。

不过这一次,沈哲子所属意最大金主还是江州人。江州本身潜力并不逊于吴中,在南朝后期甚至还隐有超越,成为达官显贵圈地自肥主要区域,这些年风调雨顺,而且并无大事发生,如果将其沉淀民资完全撬动起来,渡过当下困境将更有把握。

这就需要沈哲子与江州人家进行更加深入的沟通,并且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切实可靠回报前景,这就不是眼下能够做到,必须要回到淮南与江州人家亲自面谈。

而且沈哲子也打算借由今次机会,针对以鼎仓为核心的各方商贸势力进行一个梳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