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生机活路所系。
“强援虽将抵此,奴却恐人得救,近日仍有苦战,若能挺过最后艰苦,几十年寿数安康可享!抗敌杀奴,自有王师担当,生民自守自安,若有自乱,害人害己!今日约法于民,夺食、妄言、杀人者,凡此三禁,犯者皆杀!谨言、扶危、尊贤者,凡此三善,守者俱救!”
毛宝讲到这里,将手中提着的几个头颅重掷于地,又大声道:“今日毛某于此,与乡人性命以誓,来日援军拯救乡民,乡民若不尽救,毛某绝不生离!”
“毛侯仁慈……”
乡人们听到毛宝如此誓语,一时间心绪也是大定,继而便又不乏自惭与感激,纷纷俯首以拜,高呼致意。此前那些无有作为的乡宗首领,这会儿也都纷纷出面帮忙安抚众情,于是原本即将民变崩溃的气氛很快消散,民众们渐渐便又退回到各自的简陋宿地。
安抚过这些惊慌的乡人后,毛宝命人将自己的旗幢仪仗树立在此,然后才又召集那些乡宗首领,商讨来日撤退的具体事宜。援军接应的舟船抵达此处后,并不意味着完全的安全,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刻,民众俱都急于登船获救,局势反而更有可能失控。
届时守军还要忙于拒敌,根本分不出太多精力维持秩序,所以想要井然有序的撤离,还要仰仗这些乡宗首领的组织力。毛宝先前约定尊贤,贤或不贤本就是一个模糊概念,对乡民而言,就是要听从这些乡宗首领的安排,不要哄乱。这也是在当下的情况下,唯一可选能够快速形成秩序的方法。
此后几日,悬瓠之地形势果如毛宝所言,奴军攻势越来越凌厉,有几次甚至冲入进来。但有了此前的约定,民众们虽然仍是慌乱,但只要眼见到耸立在营垒前的毛宝旗幢仪仗,便还能维持些许安定,在焦灼中苦苦盼望得救。
其实淮南水路大军也早已经抵达汝口,只是汝口再往北去航道遭到桃豹军队极为恶劣的破坏,通航状况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