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的介绍,沈哲子对于这个名为刘迪的年轻人便产生极大兴趣。他本身便没有多少拜望名人的癖好,也不因对方名微而有轻视,尤其这个年代对于寒门出身的人才极不友好,不知多少将相之才埋没于草莽之中。
当然沈哲子最感兴趣还是这刘迪所献的取马策略,当即便离席而起,行至刘迪坐席前,将自己此前所看那份地图摆在此人案前,问道:“刘君所言之事,是否可由图上稍作指点说明?”
刘迪这会儿也并不藏拙,手按在地图上详细的将他之所知详述一遍,甚至将地图上一些关防疏漏、模糊之处俱都略有修补。
“你们才是前线统兵任事,对此是何看法?”
沈哲子听完之后,并不急于表态,而是望向旁侧的沈牧并萧元东。
“近来游骑各部,也多窥望城父、竹邑等地,周边诸多,倒与刘郎所言无误。但此处乃是谯沛之间重囤所在,哨岗、戍堡诸多,所置兵力近万,实在是难于接近。况且已经地近谯城,若无奇谋速战,实在是难以得功。”
沈牧得以先人一步独领一军,虽然颇受损友怨望,但也绝非居任无劳,对于交代给他的任务,还是颇为尽责的,听到沈哲子发问便讲出了自己的看法:“但若果真可以探入其中由内发难,从速决战,所获绝非寻常,倒也确是值得一试。”
“驸马若有定策遣用,小民绝不敢辞,若能为王师得益一二,虽死无悔!”
听到这刘迪所言,沈哲子又笑语勉励两句,稍作沉吟后,便让沈牧去招众将前来议事,顺便通知一下徐州军方面。
老实说,他是真的心动了。此前就遗憾于在后撤之前没能有一个大的斩获,眼下就有了机会摆在面前。可是他节镇整个淮南,又不得不从整体去考虑,不敢随性决定如此大事。若只是谋算不成还倒罢了,若是在此投入太多影响到整体的战略布局,那影响可就大了。
当然,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