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收编。当时那些江州溃卒早已经没有了编制,莫仲为了寻找丈人他们,沿路招揽不少散卒,结果竟因此而被直接任命为掌管半幢士卒的兵尉。而后这些人又被豫州军驱使,继续往东接应已经攻入鄱阳的东扬军,继而终于在鄱阳大湖之畔侥幸与丈人他们重逢。
重逢之后,听到婿子讲起离散以来的种种经历,莫豫也真是感慨有加。他乃是生来的老兵户,所历战阵不少,原本还觉得自己实在得天庇佑,所以才能活到今日。可是他这一番幸运跟他家婿子比起来,那也实在是不堪再提。
要知道在时下,兵户子弟从军赴死那是生来便有的义务,娘胎里带来的命数,想要攀功而上,那简直就是做梦!莫豫在军中混了几十年,最高的职位还是在年轻勇力时担任过一段时间的什长,这已经是他足够夸耀半生的资本!
可是他家婿子从军未久便遇上大灾,非但未死,反而因此跃升为兵尉,这已经不是运气,简直就是鬼神助力啊!
当然莫豫不知道的是,由于江州那些豪宗人家与原刺史王舒的矛盾,大战爆发之前便纷纷出逃,而他们这些老兵户们的顶头上司便是那些豪宗家人。虽然最终还是被集结起来,但是中低层的将官们几乎十不存一。而后又是大规模的溃败,让那些军旅编制彻底无存,这才给了他家婿子以勇力上位的机会。
如果没有这些前提,他家婿子再怎么好运气,也只能是一生为卒。唯一的出路便是能够在战斗中勇猛表现,或被将主赏识荫为部曲亲信,几无可能从兵卒一跃成为掌管数百人的兵尉。
虽然不知这些内情,但并不影响莫豫为此而欢呼雀跃。因为他家婿子这一部多为精锐,所以在被豫州军收编的时候,身份已经录入籍中,已经脱离了寻常的兵户,有了积功受赏的资格!
所以,从军多年向来卑用的莫豫,这一次托了他婿子的福,父子两人一路来也是饱受照顾,不只有舟筏代步,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