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只的局面,于是一个请示发到太保府。过不多久便得到了批复,太保府又给他开出了十名文吏的名额,但却只给了两个正式编制的俸禄。
果然无论在什么年代,没钱就没尊严,沈哲子如果只是一介穷公府属员,就算不愿意,也只能受制于太保府抠搜作风,自己撸起袖子来干。可是对他而言,能够用钱解决的那都不叫事,拿着太保府给的批条,直接扩招了三十个人。
他家虽然不是什么文化高门,但也毕竟有积累,大文豪、大墨家找不到几个,但如果只是抄抄写写、整理文籍,百十个人还是能找出来的。所以,一时间东曹内就连扫地的都是识文断字,必要时丢下扫帚,拿起笔来就能挥毫如飞。
随着大量人员的加入,原本预计要一两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区区几天时间便做完了。乃至于署内分配的纸张笔墨都不足用,还是沈哲子私掏腰包补足了。
东曹的资料库很快建立起来,原本各官署的原件自然要物归原主。吏部作为最大宗的支援对象,沈哲子也要亲自登门去拜谢。要知道他这个官职的职事能力高低,就是建立在资料是否充分的基础上。如果连候选者家世如何都不知道,他又能举荐鬼的人选!
旁人如果要为难他,根本不需要大张旗鼓,只需要将所掌握的名籍扣留一段时间,沈哲子也只能坐在官署里干瞪眼。
这一次是大尚书钟雅亲自接待沈哲子,待听到属下来报数千卷名籍卷宗已经统统交割完毕,他也不免大吃一惊,对沈哲子赞叹有加:“维周果然不负才名,吏部这些籍卷,那都是乱后花了年余时间,加上各官署主动申报,才又能恢复些许旧貌。如此漫长之功,居然短在旬日之内便完成,实在让人叹服。”
沈哲子听到这话后只是干笑,啥才名啊,拿钱造就是了。这段时间里东曹内光灯火烛蜡的消耗,如果核算出来,便是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额。不过这也没办法,没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