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折兵北上。
原来,左军做出一副全力南下的假象,实际的目标则是伊犁河谷。
伊犁,清朝初年整个西域真正的首府。
满清的伊犁将军,居西域中央,而代天子行使权力。
伊犁不单是西域的中心,也是整个欧亚大陆的中心。
从太平洋吹来的海风与从大西洋吹来的海风于此交汇。
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中亚最宜居的土地之一。
后来孙文提出j“(选取首都)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说的便是伊犁的极端重要性。
但是,随着满清积弱,西域被不断蚕食,曾经位居中央的伊利已经身处边陲,甚至已经被俄国人武力侵占了数年之久。
原本在朱富贵提出的作战方案中,伊犁这块硬骨头是打算留给大明的正规军的。
但左宗棠却说,“天子以手足待我,我自以国士报之;天子命我中亚王之,我岂能不尽复克全功,以报天恩?若非如此,我以何面目见天子,以何面目见祖宗?”
4月22日,左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封锁伊犁河谷东段,踏过晶河。
历史上,1880年5月,左宗棠棠以六十九岁的高龄,带病的身躯,冒着盛夏的酷热舆榇出关,誓与沙俄决一死战。
俄国人不敢与左军正面交战,派遣军舰进入塘沽进行战略讹诈。
愚蠢至极的清廷被俄国人的虚张声势所吓倒,一纸皇命将左宗棠调回京师。
“俄船东下,偏历海疆,结倭奴,封辽海,亦不过虚声胁和之计!”
“衰年报国,心力交瘁,亦复何暇顾及。”
左宗棠的啼血呈书被总理衙门束之高阁。
1881年(光绪七年)2月21日,即左宗棠到达北京前的三天,清政府代表在圣彼得堡签订了《中俄伊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