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 第458章 两岸万岁啼不住,王师已过九江口

第458章 两岸万岁啼不住,王师已过九江口(2 / 4)

到九江口准备收买路钱的时候,只见江面上哪里还是十条小火轮啊!

江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遮天蔽日的出现了数百艘铁甲轮船,呜呜冒着黑烟,仿佛恶龙灭世一般。

“大帅,咱们这过路费还收不收……”

亲兵甲两股站站,弱弱地问道。

“收收收,收你个瓜皮!”

刘坤一啪的给了他一个耳光,“瞎了你的狗眼,这定然是我大明天兵到了,好不快点滚回去组织乡老们箪食壶浆!”

……

刘坤一的判断没有错,这支庞大的舰队正是大明临时征调的给左宗棠运送补给的船队。

长江是天然的优质水道,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国人的炮舰就开进长江几百公里来耀武扬威。

后世经过治理疏通的长江航道,重庆段可以通行五千吨的大船,武汉能通行万吨巨轮。

如今长江航道虽然还没有大力整治过,但将八九百吨,一两千吨的货轮直接开往武昌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这些年,自从放开航运公司的拍照,大明的造船产能出现了井喷。

受限于技术工人不足,相比于能造万吨巨轮的皇家第一第二造船厂,大部分合营、民资的造船厂生产的轮船都不会超过五千吨。

技术储备成熟的两种船型,即八九百吨的“朱成功级”多功能武装商船,以及两千吨左右的“富裕级”运输舰成为了建造的主力。

正是靠着大量中小型轮船,支撑着移民数量的迅猛增长。

如今朱富贵电令上海明利坚租借领事馆牵头,倭岛都护府和南洋联合果品有限公司一道参与组建的武昌运输队,已经征用了七百三十余艘大小船只,却只是略微影响了大明在北太平洋的船运贸易,足可见大明民用船舶的繁盛。

刘坤一脑瓜子嗡嗡直响。

作为湘军中的保守派,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