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之后,日本青年开始食用肉食,政府在学堂中强制推广“兵式体操”,并要求师范生必须服兵役六个星期,为的就是能够获得对中小学生进行军事体育教育的基础。
总总措施之下,日本年轻人的身高有了很大提升。
以至于到了昭和时代,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比中国……呃……还是要比中国人矮上小半个头。
这一点可以从昭和2年颁布的兵役法中看得出来,根据该法规定,兵源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
甲种:身高152cm以上,各项指标达标;
乙种:身高152cm以上,大部分指标达标;
丙种:145.5cm以上,健康状态较差;
丁种:不合格
戊种:当前带病,次年再查
而在袁世凯等人制定的《新建陆军营制饷章》中,募兵身高要求为北方兵“四尺八寸”,约为159cm;南方兵“四尺六寸”,约为154cm。
南京国民政府1941年修订的《兵役法》中,甲等兵的身高标准为160cm,乙等为155cm,丙等为150cm。
虽然在实际操作中,刮民党基本只要不是缺胳膊少腿,都会强征壮丁,所谓的《兵役法》基本就是一纸空文。
但这些文献从侧面都印证了中日身高的差距。
当然了,虽然日本兵要比中国兵矮上一些,但大正时代吃着肉,练着兵式体操成长起来的这一批日本鬼子,一个个壮如牛犊,刺杀技术高超,比中国徒有身高,但是骨瘦嶙峋的军人优势大太多。
以至于在战争初期,即便是白刃战,中国军队也往往需要以3-5换1的比例艰难战斗,远非是抗日神剧中打着摩丝,穿着皮夹克轻松收割的状态。
不过到了抗战后期,大正老兵被先烈们用惨烈的交换比消耗殆尽,新来的日本兵就挫了不止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