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汉逆之吕布新传 > 第393章:颍川荀爽

第393章:颍川荀爽(3 / 5)

琬与司徒杨彪据理力争,反对迁都。荀爽看到董卓气盛,怕他一怒之下杀害二人,于是和缓地说:“难道相国是乐于这样做吗!崤山以东起兵,不是一天可以平定的,所以要先迁都,以对付他们。这正与秦朝和汉初的情况相同。”

董卓怒气才稍有平息。荀爽此举,等于间接救了黄琬和杨彪一命。

同年,荀爽随献帝迁都长安。荀爽见董卓十分残暴,一定要倾覆国家,他所推举都是一些有智谋的人才,准备与他们一起图谋大事。他也与司徒王允及董卓的长史何颙等为内谋,意图交连关东联军,诛除董卓。可惜,大业未成,荀爽因病不逝世,享年六十三岁。

show((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

荀爽之侄荀彧任尚书令后,派人迎回荀爽的棺椁,将他重新安葬。

荀爽博通群经,一生对经学多有著述。他于诗、书、礼、易、春秋皆有研究,尤精古文经学费氏易学,与郑玄、虞翻等本伏羲“十言之教”以立说,为著名的古文经学大师。

他尊崇儒学,重视礼制。极力维护君臣、父子等级制关系,谓“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礼义备,则人知所厝矣。”主孝道,行丧礼,定尊卑等。他也吸取阴阳家某些思想,讲究五行相生和相克,并将其思想运用于社会各朝代的发展和变化。

他著礼、易传、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又收集汉朝历史其成败可为鉴戒的成书,取名汉语;并著有公羊问及辩谶,加上其他论叙,题为新书,共百余篇,但此书后来大多残缺不全。

荀爽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态度,代表了颍川荀家的态度,那就是稳守祖业,待机而动。

种拂,字颖伯,种暠之子,河南洛阳人。

种拂开始为司隶从事,授宛县令。当时南阳郡吏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