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问陪伴在左右的度辽将军贾诩。贾诩今年四十有一,正是做官的黄金年龄,多年身居高位,已经使得他养成了一种雍容气度,举手投足之间落落大方,使人颇为舒服。原本深入骨髓的不平之气和尖刻之气早已消失了大半儿,已然是颇有汉官威仪的循吏了。
听得袁绍此言,他连忙满脸含笑,拱手回道:“不瞒天使,大司马接任并州牧之时,晋阳城和洛阳城并无两样。大司马上任的第二日,便颁布了卫生规范,规定每日按时清运垃圾,建设城池前,要做好规划,预先建造道路、开挖下水道,从城外接山泉水入城。”
“当时,并州军和数万晋阳城百姓整整干了二十日,才将各种设施建造齐全。原本还有反对之声,后来看到这些设施确实给了百姓很多方便,也就销声匿迹了。大司马言出法随,违犯条例的定要严惩,往城外运送垃圾七日,数年下来,百姓们也就养成了习惯。”
“哦!原来如此!大司马好手段!”袁绍大为动容了。身为世家子,他深知做官的难处,改变人的习惯比杀人还要难。杀人不过头点地,改变人的习惯却是要费上数年的水磨功夫儿,见效极慢。大汉的官儿都是流官,今日在并州,明日不知到在何处,做得都是耗时短,见效快的容易事儿,这样升迁才会迅速。
这等见效极慢,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儿,是决计无人去做的。吕奉先主政并州,对朝廷来说,是没办法儿的办法。吕奉先自己也心知肚明,他的宦辙,恐怕就是老死并州了。所以沉下心来,不做他想,才有了今日的一番成就。
如此看来,州刺史改为州牧,对大汉的政局还是有绝大好处的。若是天下一十三州的州牧都像大司马吕布一般,沉下心来做实事,苦干上几年,大汉将会是何等的强盛?日后,一定要想办法做上一任州牧,再造一个并州出来!
接下来的两日,袁绍一行又去看了并州讲武堂、河套书院,还有郡兵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