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的电视台和网上的账号还都没有什么动静,要么是还没有接到通知要报道要么是没有第一手的素材,还在整理呢。 倒是有几个自媒体早早更新了公众号,也都是从网上收集的一些图片和视频,加上一些不疼不痒的文字,凑了一篇文章来骗取流量。现在这些所谓的自媒体想要炮制
一篇文章太容易了,真正有看点有内涵的少之又少。而且现在各种公众号太多了,入门标准低,都是一些无病呻吟的套路文,已经让人产生了厌倦,打开率日渐走低。
谢若云看了几篇觉得没有什么意思,正要起身出去,无意中又刷新了一下,突然看到了一篇阅读量达到了两万多的文章。 “昨天,在余湾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插秧活动,据现场的群众反应,被鼓动参加的人数达到了数百人之多。在农业机械化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且不讨论这种浪费人
力财力的人工劳动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光是现场的情况,小编觉得有话说。” “哟,有点意思。”看到这里,谢若云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看来这篇文章的作者还真的不是和前面几位一样凑字数,有点自己的看法,她微笑着继续看下去,想要知
道这个作者有什么真知灼见,却暗暗皱起了眉头。 “据网上搜集到的现场的照片和视频来看,参加本次活动的人数确实不少,小编在此想要问一句余湾村的主要干部,像这种涉及到众多群众的大型活动,事先有周密的计划和安排吗?据小编了解,这次有数百人参加的插秧活动完全就是余湾村某个领导临时起意搞的,整个活动的准备时间不足三天,而且也没有向上级政府进行报备,小
编在此斗胆问一句,这么大规模的活动万一出现了问题怎么办?尤其是在气温如此高的情况下,参加插秧的人有没有防暑降温措施?有没有备足饮用水供大家饮用?” 谢若云眉头微皱,虽然这个作者的字里行间似乎有那么一丝不太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