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针法。”苏韬将自己的治疗之法,与鬼冢独守直接说了出来。
鬼冢独守本来就是一个养气医家,等会自己在施针的过程中,会调动自己体内的真气来配合自己。
“原来是乱阴阳啊!”鬼冢独守眼前一亮,“我知道这种针法,要对阴阳二气极为精通才行,只可惜我只通一种,难以学会,今天也算是亲眼见识一下这个黑医术的妙处了。”
鬼冢独守内心还是颇为感动,作为医者当然知道施展禁忌医术,对行医之人会造成极大的损伤。
苏韬从行医箱中取出银针,平心静气地开始施针。
足太阳膀胱经,共有六十七个穴位,首穴睛明,末穴至阴。是十四经中穴位最多的一条经。共有一条主线和三条分支。它的支脉从头顶分出到耳上角,针灸起来,因此也非常的繁琐。
伴随着苏韬第一针刺入鬼冢独守的穴位,顿时就有种很清晰的感觉,自己的徒弟与苏韬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苏韬刺穴精准。
刺穴,不仅仅是认准穴位,对于刺入皮肤和肌肉的深度也有考究,因为人体的经脉其实很虚无缥缈,所以高手之差,也在分毫。
当然,也只有像鬼冢独守这种深谙针灸之道的行家,才能分辨出苏韬和滨崎雅真的巨大差别。
这就如同武林高手,相互较量,出拳的速度都很快,普通人看不出差别,但内行人眼中,却是能看出其中玄奥,谁快谁慢,无所遁形。
这是苏韬第二次正式使用鬼医篇的“乱阴阳”,虽然轻车熟路,但还是不敢大意,因为鬼冢独守和小泉冶平的病情不一样,虽然都是死症,但小泉冶平的病因在于淋巴系统,而鬼冢独守的病因在于体内几乎干涸的阴气之源和受损的太阳经脉。
《黄帝内经》将阴阳之气无法平衡,产生的病态归结于,“阳盛则热病,阴盛则寒病”。
鬼冢独守只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