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皆有,出城之后沿着陈旭等人来吴中的路线往下相而去。
陈旭人多车多,自然走的不快,而且大江两岸到处都是河流水泽,加上夏日水流充沛,因此只能沿着驿道颠簸着不断换乘舟船,而为了避开和巡游的皇帝迎头撞上被人认出来,陈旭也派遣侍卫前方不断打探,早晚赶路午间休息,一天赶路不过百里,一路从江阴度过大河,转道如皋,过东台,足足用了十天时间到达射阳。
射阳自古以来就盛产海盐,眼下整个大秦几乎大半的海盐都出自射阳,这里靠近大海的区域到处都是引灌海水的晒盐场,当初齐国就是靠海盐大发其财,并且为了和秦国争霸,更是用海盐来掐秦国的脖子,不允许盐商往秦国贩盐,这也导致秦国食盐奇缺,不得不觊觎匈奴在河南的盐湖和楚国的巴盐,由此也和楚国翻来覆去的打了一百多年才好不容易征服巴蜀,将盛产井盐的巴国纳入大秦版图,这才解决了盐祸危机。
而到了如今,射阳的盐业更是繁华无比,这里聚集了全国各地的盐商,通过络绎不绝的车马将大量的粗制海盐运送到大秦几乎所有郡县。
而如此繁华的地方陈旭自然感兴趣。
但更感兴趣的是巡游东南的始皇帝。
三年前为了去琅琊寻找方士出海探寻神山仙岛,因此路过射阳也不过匆匆一瞥,而三年后的再次巡游,皇帝竟然在射阳停留了整整十日,扎下行辕接受当地官员士绅和商贾名流的拜见,而且还仔细巡查了大海边那一望无际的绵延数百里的晒盐场。
和皇帝的巡游队伍相遇,陈旭虽然不想露面,但还是乔装打扮装作内地的盐商,饶有兴趣的也来到海边,迎着充满了海盐腥咸味道的海风观看这个壮阔无比的晒盐场。
皇帝的排场自然是最大的,数千禁军和玄武卫的保护下所到之处万民伏拜,对于皇帝出巡的阵势陈旭自然司空见惯,在咸阳的时候,他跟着皇帝不知道出城多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