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齐喑,终究是可哀的事。海纳百川,方能成其大也。
人作死就会死,那些嘴长的儒生黑夫救不了也不想救,他只希望,切勿扩大化,让其他无辜的池鱼也被殃及。
今日之事,或许会得罪李斯,但以黑夫对皇帝的了解,或许他更乐见自己表达出不同的想法呢……
当众和李斯搞辩论赛?没那个必要,管你说得天花乱坠,激情澎湃,黑夫知道,皇帝和法家,根本不关心长远的未来,他们只看现实,只看成效!
于是黑夫便立刻直插主题,抓紧每一次说话的机会。
“陛下!我听说过一句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一味禁绝私学,尽焚其史,其实无济于事,民间总会有暗中口口相传者,岂能堵得过来?”
亲近李斯的五大夫王戊闻言,立刻道:“胶东郡守,你在讽刺陛下是周厉王?讽刺丞相是荣夷公?觉得此举会导致道路以目,国人暴动,天子出奔么?”
“若没秦始皇镇着,还真有可能。”
黑夫心中暗道,嘴上却笑道:“五大夫误会了,我的意思是,舆论如流水,应该像大禹治水一样,与其一味堵塞,不如且堵且疏,使之归于海中!”
秦始皇制止了还欲再与黑夫强辩的王戊,问道:“怎样且堵且疏?”
黑夫道:“臣先谈私学,再谈史书。”
“诚如右丞相所言,不论是儒、墨、道等,皆有法先王之说,但人无完人,何况学派?常常糟粕与精粹并有,门徒也是鱼目混珠。但儒家教人忠君,这点并无过错。墨者自从惠文王时入秦,为我大秦贡献了不少能工巧匠、机巧器械,兼爱非攻之言虽不可取,然尚同之言,于统一天下也大有裨益。”
“臣去胶东赴任时,也有儒生不服法教,于是臣下令,凡是郡中欲开私学者,都要在郡府学过律令,这才授予私学符节,可以开坛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