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上什伍连坐制,极其细致的秦律,完全能将地方治理得服服帖帖,这也是后世“皇权不下县”在秦地不存在的原因。
“但这仅限于关中、南郡等统治多年,已适应秦法的地方,临淄可不一样啊……”
秦朝讲究异地为官,大吏和管司法、戍卒的长吏,百分百是从外郡调任的,在临淄城,他们的数量加起来,仅有四十人。
但治理一地,不熟悉风土人情的外来者,就像是聋子、瞎子,还得有土著辅佐,故其他的长吏、百石吏,多从当地士人中征辟。
这就相当于,一个空降的秦吏,管着七个临淄本地官员,通过他们的口舌手脚,才能约束下面的数十名少吏,再推移至上万黔首。
不是秦不想往这边输送更多官员,而是一国并六国,能用的官吏全都外派了,你临淄需要官吏,难道燕赵楚魏就不用?
再者,临淄到咸阳,两千多里地,以这年代的交通情况,快则月余,慢则两月,通通讯手段限制了统治半径,临淄显然在这半径之外。
除了官员比例、距离外,治齐还有一个大难题,那就是语言……
正思索间,外面传来推门声,接着是共敖询问的声音,是陈平回来了……
……
陈平还是老样子,每到一地,先在市肆里转一圈再说,不愧是曾出塞当过间谍,差点把冒顿单于阴死的谋士,一地山川险阻,道路城郭,陈平都记载书上。黑夫之所以能在王贲问他“入齐何见?”应答如流,多亏了这一路来,陈平将他的见闻记录在纸上,一一呈给黑夫过目。
今天来到临淄,陈平在稷门就下了车,要去游览他曾心向往之的稷下学宫,接着步行穿越半个城区。
陈平换下了落满雪的裘服,入室拜见黑夫:“郡守,下吏回来了。”
黑夫亲自给他温酒,笑问道:“陈生,今日去稷下,有何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