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接下来黑夫却话锋一转,说起了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的故事,他以为,蒙恬将军说的也没错,代北之人对李牧怀念,是因为李牧为百姓抵御匈奴入寇,这份记忆是难以抹杀的。所以,光禁止民间私祭不行,还得给民众宣泄的地方。
黑夫提起了南郡和北地的“忠士墓园”,里面埋葬的,是秦始皇登基以来,在统一中战死,却难以辨别其尸骨的秦卒忠士,还由郡尉亲题“永垂不朽”四个大字……
“然古人云,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在臣看来,诸夏冠带之国之战,实为兄弟之争也,今海内一统,合七国为一家,当再无齐人、赵人、燕人、楚人、韩人、魏人之分,天下皆为秦民,亦可称之为华夏之人!”
对华、夏,秦人当然是承认的,还将秦与戎狄生的孩子称之为“夏子”,以同纯粹的戎狄后代做区别,黑夫的说法没毛病。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今冠带之国已一于陛下,内战已熄,然外战方启……”
“匈奴、东胡之辈,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而兽心,其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辟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隔以山谷,雍以沙幕,天地所以绝外内地。”
“陛下欲为天下人报胡戎内扰百年之仇,使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一如齐桓、管仲为燕国北御山戎入寇,有诸侯相随,此战已非关西秦民之战,亦非北疆数郡之战,而是天下人之战!”
“陛下欲一天下之力伐匈奴,莫不如在边郡新设一公祠,名曰‘靖边祠’,祭祀千百年来,为抵御戎狄侵辱,开疆拓土之诸夏人杰!齐之管仲、秦之由余、赵之李牧皆可在其中,使郡县四时帅百姓祭拜诸君,由此可使黔首知诸夏实为一家,而戎狄为外敌!”
整篇文章结束于一段诚恳的话:
“尊王攘夷,内诸夏而外夷狄!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