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夫不知道,秦始皇之所以更信秦地本土巫祝,拒绝关东方士东巡建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高渐离案后,秦始皇对“诸侯之人”已失去了信任。虽然他没像当年一样贸然逐客,但只要是六国遗民,休想再靠近皇帝,也不可能得到重用。
秦始皇区别“秦人”和“诸侯之人”的标准,便是按他继位时,秦的疆土来判定。当是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除此之外,其余新征服地区,都算作“诸侯之人”。
于是乎,这次北巡的大部分时间,秦始皇的车驾,都行驶在较为友善的地域上。
河东安邑便不必说了,从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魏国被迫献出安邑予秦开始,这里便是秦的土地。秦昭王将安邑城内的魏人尽数赶走,迁徙秦地被赦免的罪人来定居,几代人过去了,他们已和南郡一样,成了秦忠实的子民,当地百姓在蒲坂,在盐池,在安邑夹道欢迎皇帝莅临。
“朕当年从邯郸归国时,河东百姓也是如此迎接朕的啊……”
秦始皇坐于御驾中,掀开帷幕看着外面的人山人海,小时候的片段一闪而过。
那时候的秦始皇才七八岁年纪,在邯郸受尽了苦楚和侮辱,对遥远的咸阳,也有一种陌生感,第一次给他一种“回家”感觉的,却是在河东,在安邑。
恍惚记得,当时母后在车里紧紧抱着他,忽然外面一阵喧闹传来,如惊弓之鸟的母子大骇,小公子纵然害怕,却还是勇敢地挡在母亲面前,捏紧了拳头。
但那些涌来的人,却统统跪倒在十步之外,他们只是想来看看,流落受难多年的公子政……
年迈的安邑老农高高举起手里蒸好的粟饭,请公子享用。
秦始皇不记得自己吃没吃,只记得,当时是冬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