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淮阳的“北军”都尉口中,听闻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下相项氏降了!?”
黑夫乃至于李由,几乎所有参加过蕲南决战的人,都感到难以置信。
那悲壮的《国殇》楚歌,仿佛仍在耳边萦绕,项燕视死如归的反击,最后宁可自杀也不让首级落入秦人之首的惨烈,在秦人眼中,项氏与秦有血海深仇,俨然是最死硬的抵抗派,所以纵谁降秦,也不可能是项氏啊……
“千真万确,降的是项燕仲子项梁。”
来自北军的校尉道:“上个月,项燕长子项荣带着一些死士南下,项梁则带着大半下相项氏族人,接受招降!”
……
“项氏二子为何竟犹如云泥之别!”
五月底时,已成为楚国残部大本营的居巢城郊,某处小亭舍的酒肆旁,两名从淮北逃来的楚国小贵族也在议论此事。他们认为,项梁懦弱降秦,而项荣则挑起大梁,走保淮南,与昌平君构成最后抵抗势力。所以众人都鄙夷项梁而赞赏项荣,甚至觉得用不了多时,项荣就能和昌平君光复寿春、淮北,到时候一定要狠狠收拾这个懦夫!
一位坐在他们边上,梳理渔网,满身鱼腥味的老渔父抬起头,听完后,却哈哈大笑了起来。
“我数年前去过下相,与项梁见过一面,此人虽不像其父、兄一般带兵服戎事,却常与淮北、东海、江东豪杰人物交游,其善谋、深思、有勇略,却绝不是汝等所说的无胆之人。”
二人见接话的只是一个老渔父,便挥手驱赶他道:“家国大事,你这渔父懂什么?快去抓你的泥鳅吧!”
渔父摇头嗟叹:“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难怪楚国日益沦丧。”
他摘下了头上的斗笠,却见其虽然五十多岁,却精神抖擞,容貌不凡,而这酒肆的本地人见了,也纷纷过来向他行礼,称其为“范君”。
两个小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