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在农村长大的人,对这种人之间什么等级之分非常反感,自己也不可能存在那些东西。对家里上至老婆,下至丫鬟,在对待一些事情上都没什么区别。都是家人、都是亲人。
没办法,只好将印刷机的功劳让给她们。在他不辞辛苦的教导下,连在一旁偷学的素英马兰也学会了,只是实际操作的问题。
叫他造印刷机,恐怕几年也不一定造得好,但他懂原理,懂构造,懂一些前卫的科学,这已经够了。古人不比他笨,只是一时没想到而已。
改革印刷是他还在管钱粮时就想到的,其它方面懂得不多,但文学这方面,不是吹牛,在没有穿越过来前,他自认水平不会比别人低。可惜没什么单位炒作,要不然他也能成为一个大文人之类的。
像印刷术这类与文学相关的东西,他一点不陌生。唐初发明了雕版印刷,一是不耐用,二是太过死板,大大限制了效率。在这个时代,最现实的制作是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最早起源于宋朝,这东西太好弄了,为了给两个丫鬟争功劳,临春会提出用木雕,凤喜会提出用铁。铁的难度大些,但有何浩然为后盾,也不是太难之事。最后两人齐力,会完成一个手板木质印书机。凭现在的能工巧匠,要制作出来并不是很难。
一大家人冒着灰尘闯进去,这里的建筑已经有一点样子。建筑较密,像是修的宿舍。为了防止火烧连营,他一幢木制一幢砖瓦,让承包这里的师父大为失望。要是其他人还罢,谁叫他是何浩然,构思出这么难看的设计。
这些建筑他是为一些没有房屋的将领所建,吴默得了一笔不小的赏银,在京城买了房子安家。像贾处章、铁手和刘雄都没有房,他初步打算让一些没家之人暂时住在这里。
他们来到暂时没拆的一座厂房内,这里已经聚了十多个人,小半是木工师傅,大半是铁匠,有两人是宫廷匠师,其他人是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