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下时,徐清抬头望了一眼,只见巍峨的慈云山,至少有三千米的海拔,是苏省附近省市中,数一数二的高山。
高耸的山头,如同冲天利剑,深深的刺进了一团云海之中,被云雾所包裹着,只能依稀瞧出一点苍翠的绿意。
整座山山势十分陡峭,从下朝上看,几乎就是直立的。
只有在山腰的位置,坡势缓了一段,正好形成一块巨大的平地。
平地上萦绕着一片淡淡的雾气,一座红砖灰瓦的庄观隐于其中。
庄观所在的平地旁边,一条两人多宽的石阶,如同被神仙利斧劈开的笔直沟壑,直通到山脚。
徐清粗略的估计了一下,那石阶至少有四五千道的级数,再加上陡峭的山势,单是从山脚走到慈云观所在的平地,都要至少几个小时的时间。
跟着念云道长,两人一前一后缓缓上山。
果然走了将三个小时,两人才终于到了“慈云观”。
这座古老的庄观掩映在几棵苍劲的银杏树下。
进入其中,当院树着一尊两人多高的石像,雕刻的栩栩如生,如若真人,乍一看石像透出的仙风道骨之意,甚至以为是位神仙留在人间的化身。
观中一派幽静、肃穆气氛;古木参天,松柏林立。
石像之后,则是一排呈“凹”字形的殿宇,久经岁月却保存完整的琉璃瓦,历经风雨却难洗色彩的朱红砖墙,无不透着一股庄严大气。巍峨庄严的正殿大门之上,悬挂着“慈云观”三个赤金大字,赫然醒目。殿中几位身穿道服的年轻人,正在擦拭着古式木制家具,或是拿着拂尘轻轻掸去正中天师像上的浮
灰。
而旁边的一个侧殿中,则飘然而出几缕淡白色的烟气,数位衣着贵气的男女,正朝着另一尊天师像俯首而拜,样子极为虔诚。
看到念云真人和徐清进院,几个小道童急忙过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