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有点经验的刑警都知道,开初这一两个月,才是最关键的时期,领导特别重视,设备人员都是优先安排,后勤供应一路绿灯。在这段时间里,专案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利用人力物力。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案子造成的巨大影响也会慢慢淡化,领导们的重视程度也会随之下降,专案组虽然不会撤,人手却会渐渐调往他处,省厅和其他兄弟市局增援的人员,自然也是要归建的,不可能长期留在岩门市。
这样的精英人员,哪个市局不是最需要?
设备人员的调配都不再拥有优先度,各单位也不再有那样无条件的配合态度,案子就更难破了,基本上拖到几个月之后,再想破案真的要靠运气。
毕竟新的案子会不断的发生,公安局的人手却只有那么多,完全不敷分配。
然而事与愿违。
虽然专案组的每个同志都在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工作,采集过指纹数据和血样的“可疑人群”甚至超过了一万人,可是通过比对,竟然没有一个跟犯罪嫌疑人留在现场的指纹以及生物物证相符。
要知道,岩门市的户籍人口和其他非户籍常住人口加起来,也只有三十多万,再加上那些没有办理暂住登记却也在岩门市区长住的,总人口不会超过五十万。
剔除其中的女性,以及不符合年龄段的男性,真正符合“可疑条件”的成年男性,只不过十来万人。
一万人的采集人数,差不多已经达到了可疑人群的十分之一。
这个比例算是相当高了,说是把整个岩门市翻了个底朝天也不为过。
同志们的情绪变得很低落,又一次的案情分析会上,大家都闷着脸,不少人低头抽烟。
一开始,案情分析会是不允许抽烟的,实在想抽了,可以去外边。但一般来说,不会有人当着司马白,周金沙,李作勇这些大领导的面干这样失礼的事,只能强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