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忽悠吕蒙
棠邑县,广陵郡所属十一县之一,原本只是座寻常临江小县城,全县人口也就两万上下,既不富庶也不算贫瘠,普普通通,没丝毫的特色可言,可自打孙权将建康定为了江东六郡之中心后,棠邑县的战略地位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江东军在夺取了广陵全郡之后,也自没少在棠邑县修缮防御工事,以固江防,可惜在强大无比的大燕军面前,因着黄盖所部的快速败北,棠邑县毫无抵抗地便落入了大燕军的手中,并被公孙明钦定为渡江部队主营之所在。
承平四年十一月十六日,徐庶、赵云两路兵马在已成了废墟的广陵城会师后,便即转而向西,屯兵棠邑县,在修筑沿江大营的同时,派出数支步骑横扫广陵郡各县,彻底将江东军残留势力一举荡平,十一月二十六日,孙轻率并、冀兵马八万余众以及炮兵第三团赶到了棠邑县,至此,大燕帝国在棠邑一线的总兵力已高达三十三万之众,而这,还没算上驻屯在濡须口的孙方所部兵马两万五千余。
十一月三十日,何崇率大燕海军主力舰队两百余艘中大型战船以及数量多达四百余的艨艟、赤马舟等小船赶到了棠邑县,至此,大燕帝国南征军便已算是全部到齐了,水陆大军加起来已达近四十万之巨,沿江联营近三十里,声势可谓是浩大已极。
面对着大燕军南征大军的庞大压力,孙权一方面连续派人向刘备求援,一方面又派使者向坐镇许都的公孙明上表求和,表示愿意称臣云云,当然了,在上表的同时,孙权也自没忘了竭力加强江防,急令贺齐、陆绩等各郡太守率部赶来建康城汇合,聚兵十六万之众,欲凭借长江天险与大燕帝国决死一战。
十二月初三,有鉴于唇亡齿寒之古训,刘备虽自身也面临着司马懿与庞统的两路大军东西夹击之窘困,还是紧急派出关羽率四万水师进驻江夏,摆出了从侧翼威胁大燕军南下集群之架势,一时间大江南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