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不轨之心,然,各自利益有异,断难齐心,窃以为刘大耳恐会虚攻武关,实取伊阙,作势威胁我关中、洛阳两处,以掩护曹贼兵进兖州,是时,窃据广陵之孙权恐也会相机而动,处处烽火之下,看似兵危凶险,实则不然,概因诸逆皆乏持久之力,只消我军各部能挡住贼军之突击势头,此番一战长则月余短则十数日必烟消云散无疑焉。”
公孙明所言虽是假设,可细想了去,还真有那等可能性,一时间御书房里的气氛可就不免有些压抑了起来,然则徐庶却是浑然不以为意,见得众人都在沉吟,显然都不想急着开口,徐庶可就不想多等了,从旁缓步而出,朗声便将战局之可能剖析了一番。
“唔……那依元直看来,朕能否将计就计,索性一举将曹贼所部尽歼于野?”
对于刘备与孙权两家的可能之出击,公孙明其实并不是太在意,原因很简单,刘备实力有限,与大燕帝国的接壤之处也不多,除了蜀中之外,能攻击的也就只有武关与伊阙关两处而已,纵使荆州军大量准备了连环弩以及燃烧弹,要想取关,难度依旧大如登天,毕竟那两种玩意儿,大燕军根本不缺,至于孙权么,错非他真敢将水师从海上转掉到淮河上,否则的话,要想威胁到赵云所部的十数万水陆大军,根本没太多的可能性,在此情形下,公孙明自不免便起了先趁机解决曹操之心思。
“若是绸缪得当,应能有几分把握。”
前番大战时,徐庶一直在中路军伴驾,虽也立下了些功劳,可到底比不得庞统的攻城掠地之奇勋,此时战机又现,他难免便起了挂帅出征的想头,虽不曾明言,可言语间却明显透着这么层意思了的。
“陛下,请恕臣直言,曹贼此番出兵意在劫掠,非为占城,其军行动必迅猛果决,我军恐很难寻其主力对决,倘若光以骑军逐之,却又恐中其狡计,然,若只求退敌,坚壁清野便即足矣。”
庞统的意见与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