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评方才惭愧而退,礼部尚书邴原便已不徐不速地从旁站了出来,冲着公孙明便是深深一躬,慢条斯理地给出了个建议。
“爱卿能否说具体些?”
邴原这么个建议一出,公孙明的眉头不自觉地便是微微一皱,没旁的,开科取士固然是为国选材之良策,可现实问题是数年来各州开了两次州试,所取的举子也就两百余人而已,基本上都已人在官场中了的,在这等情形下,朝廷即便是要举行科举大比,前来应试的举子恐怕寥寥无几,真若出现这等令人尴尬万分之场景,朝廷的脸面岂不是得丢了个精光?
“陛下明鉴,我北方文风确实偏弱,非经数十年之经营,恐难根本改变,然,南方却多遗才,陛下不妨传檄天下,言明科举之意义,号召天下有志之士前来京师赶考,如此,既可缓解朝廷后备人才之不足,又可令诸逆贼内部不稳,实一举两得之好事也,胡不速行之?”
邴原做事一向沉稳,他既是敢站出来言事,自然是胸有成竹了的,此际听得公孙明有问,自是不慌,条理清晰地便给出了个合理的解释。
“嗯,爱卿之建言应是可行,诸公以为如何啊?”
内部挖潜既然有困难,那挖人墙角也就属理所当然之事了的,对此,公孙明可是不会有啥含糊的。
“陛下,老臣以为此策虽有可取之处,只是鱼龙混杂之下,却恐诸逆会寻机派人潜伏我朝廷之中,此确是不可不防啊。”
这一见公孙明都已表态认可了邴原的提议,众朝臣们自然也都不会轻易表示反对,唯有公孙范却是没那么多顾虑,紧着便从旁行了出来,朗声提点了一句道。
“王叔所言或有可能,然,朕却以为因噎废食实要不得,但消能多多取才,些许瑕疵也自无妨,且叫公孙冷多多警醒也就是了。”
细作肯定难免,即便是如今,帝国境内曹、刘、孙三家的探子一样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