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下去,从战略上来说,于帝国自是极其之有利。
“陛下,臣以为欲解蜀中之危,还须得从荆州着手,今,那诸葛亮已将荆州主力尽皆西调,其州中空虚,我军若是以一支奇兵走宛洛古道杀进南阳,必可逼得刘备调关羽所部回援,那关贼虽勇,也略有武略,然,却是个刚愎之辈,可以巧计破之,一旦关贼兵败,荆州震动,刘备惶急之下,定会急招诸葛亮所部回师,如此,蜀中之危不解自解矣。”
徐庶想得明显比辛评要深远得多,只略一沉吟,便即给出了条围魏救赵之谋划。
“兵进南阳么?嗯,朕看可行,元直可愿去走上一遭?”
公孙明早前也不是没想过兵进南阳,从侧面奇袭许昌,问题是宛洛古道狭窄崎岖难行,大部队难以展开,更为麻烦的是易守难攻的伊阙关如今还掌控在荆州军的手中,要想南下,一场恶战自是难免,有鉴于此,公孙明最终还是没分兵南阳,不过么,玩上一手围魏救赵的把戏倒是无妨。
“愿为陛下分忧!”
兵进南阳只能是一旅偏师,还有可能会遭曹、刘联军的四面围剿,困难无疑极大,然则徐庶却并未有丝毫的含糊,朗声便应了诺。
“嗯,那好,朕将武关的山地步兵军调给卿,再给卿四万步骑,着魏延为先锋,望卿能在最短时间里拿下伊阙关,兵逼宛城!”
中线虽一直无战事,可对面的曹、刘联军还有着二十余万之众,在此情形下,公孙明不得不防曹操会突然来攻,所能派出的部队自然也就不会太多。
“微臣遵旨!”
四万步骑虽是少了些,可有鉴于己方骑军的强大,徐庶自是并不担心有兵败之虞,昂然便应了诺……
伊阙关,位于洛阳南龙门山和香山的阙口,两山夹峙,伊河穿流其侧,东周时,为京都南面的重要关隘,是洛阳南下,汝颖北上的必经之道,东汉时定为洛阳八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