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拍板“那我就却之不恭了,阿诺,我来美国这段时间,还要跑芝加哥、跟摩托罗拉谈判,还要回华生顿,看一下恩师的近况。你如果真有空,愿意给我当三周保镖,我按基础片酬算给你。”
阿诺一口答应。
顾骜也就不再管阿诺的事情,转头专心跟哈维聊起lobby工作的近况。
“《末代皇帝》今年可以报几项提名?”他开门见山地问。
哈维轻松地回答“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编剧,我看贝托鲁奇是志在必得的样子。在好莱坞,在奥斯卡,名人传记电影在获这两个大奖方面有天然优势,第二的才是反映社会问题的真人真事加工改编。《末代皇帝》这么好的本子,问题不大。”
顾骜也知道,哈维说的是事实,名人传记一直是奥斯卡的拿奖专业户。斯皮尔伯格的《林肯》,乔赖特的《至暗时刻》,汤姆霍珀的《国王的演讲》,都是毫无悬念直接拿奖。
而历史上84年的获奖电影《母女情深》,充其量只能算是第二类,也就是“反映社会问题的真人真事儿改编”,在如今的大环境下,竞争力并不非常强——
一般来说,如果是供核档强势的时代,美国就不太强调zz正确,这种题材就不如名人传记好拿奖。但如果是民猪档强势的年份,倒是有可能反过来。
比如后世2019年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就属于当年名人传记电影的巅峰,但没有干过当年的社会反馈、zz正确巅峰《绿皮书》。
当然《波西米亚狂想曲》只是一部巨星的纪录片,天生拍不出命运的悲情厚重,跟前述那四部皇帝、国王、总统、首相的传记片档次还是不一样的。
“除了这三个大奖,还有哪些?”顾骜捋顺了思绪后,继续追问。
他记不太清历史上《末代皇帝》到底拿了多少奖、分别是哪些,但五六个肯定是不止的,所以一定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