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发行商orion-pictures发行的。
这种总投资八百万美金以下的“小型制作”,如果拿给八大片商发,那么发行商分成会拿走很高的例,甚至是要求给固定广告费,很不划算。制片方绝对拿不到行业惯例的433分成例。
而找米拉麦克斯不一样了,这家新成立的小公司是1979年成立的,如今只发行了两部制作成本超过500万美元的电影,《终结者》肯找他们,已经能算该公司旗下运作过的第一大制作了。
同时,米拉麦克斯的创始人哈维.韦恩斯坦后世的名声自不必言,这人炒作宣传电影的本事人所共知。顾骜在对方还未发迹之前想到找他,无疑是挖到了价值洼地。
双方具体接洽的谈判经过不赘述了,反正顾骜最后开出了非常苛刻的分账条件——顾骜要的是523分成,也是制片方要拿到最终票房分成的50%,发行方只能拿到20%,至于院线的30%不变。
这在好莱坞是非常罕见的,哈维.韦恩斯坦一开始硬着脖子不想答应。
但顾骜犀利地指出:这部电影是在筹备阶段得到过导演和摄影师工会发声力挺的,还戴了“反抗在摄影领域引入机器人”的大旗,甚至在大选投票前被李根总统站台过。
这一切,都可以减少米拉麦克斯在宣传时的广告支出,有更多的免费话题素材可以炒作。
把话说到这一步后,炒作高手韦恩斯坦闭嘴了,乖乖接受了顾骜的523条件。
他知道,这是让米拉麦克斯再往前迈出一大步的关键,是让他成为除了八大片之外、被其他小制作独立电影投奔的希望所在。
区区一部电影赚多赚少没那么值得计较了。
……
顾骜那边一切业务顺利进展、如火如荼的同时,在硅谷的雅达利公司总部,一场严峻的问责正要展开。
天鲲娱乐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