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后半夜。
……
“这个建议不错,非常扎实,也有建设性和可行性,一看是踏踏实实的。小顾这份咨询话术总结得也不错,你们都可以参照执行。”
次日午,刘校长浏览了一番叶纨那篇长长的报告,频频点头。
“给你们两天时间,找陆院士和唐院士一起,把责任清单和院所具体责任人列出来吧。然后,凡是涉及到的设计院所在的国内城市,你们随便飞。
手续和经费会有有关部门帮你们一站解决的。你们分头行动,月底之前我要看到所有的掩护用采购名目。”
“好的,校长。”顾骜一口答应。
他突然觉得这种高屋建瓴的统筹工作,也挺有成感的,虽然没有表面的浮华。
然后是三天的梳理,乃至十天的出访。
按照跟唐院士、陆院士讨论出来的名单,一共整理了40家左右的科研院所,而且名单并非求全,而是在每个品类里都只挑一两家拜访。
如航空工业虽然西沈蜀xxx有好多家拳头单位,但找了个这衷的西提供咨询够了。这也是兼顾距离和技术血统(不好找只熟悉苏系技术的沈系)。
海军,冶金,石化,电子……各个领域都只找熟悉美日德法等西方技术现状的头部研究所。
考虑到直辖和省城级别的城市,往往会有多个研究所,因此顾骜好歹统筹了一条还算轻松的路线,在10天里只飞了10座省城级别以的城市。
机票摞起来都课本厚了。
不过成果也是丰厚的。
与各国家级研究所顶级科研人员的交流,让顾骜的眼界飞速提升起来。
第一天他跟研究所所长们聊天的时候,还经常被人鄙夷。短短第十天,他能用各种圈内人的习惯和术语,加偶尔冒出来的点睛之笔,跟那些脾气不好的科研大佬谈笑风生。